折叠屏能否挽救三星中国市场
据Counterpoint的统计数据,2018年全年,三星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仅为1%,相比2017年的3%下滑了67%;而在三星推出为中国消费者定制产品的第四季度,三星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为1%,相比2017年第四季度的2%下滑了56%。
三星似乎对于折叠屏手机寄予厚望,甚至认为这会是扭转中国市场战局的一款革命性产品。权桂贤就表示,“Galaxy Fold创造了一个新的移动终端品类,将会超越人们的期待,并为行业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,我们有决心赢回中国市场。”
折叠屏最近几个月成为了手机行业的焦点。刚刚结束的MWC上,三星、华为等手机厂商纷纷发布或展示了折叠手机。作为供应链上的强势一方,三星也许在折叠屏上有着先发优势,但是从消费者需求和体验来看,折叠屏更像是厂商强行推动的一个创新。
就目前展示的性能来看,折叠屏手机并没有提供革命性的体验或者需求满足。最直接的体验可能就是展开后更大的屏幕(甚至堪比平板),问题是用户没事把手机变身成平板干啥?
手机和平板之间的切换并不是一个高频的需求,而也不会有大规模的用户为了这一需求付出1980美元(约合人民币1.3万元)的成本。
至于折叠屏手机可能带来的人机交互上的提升,也是一个伪命题。人机交互的提升会有一些,但也不会是个高频的的需求。人机交互的未来显然不会是基于屏幕的,尤其是不会基于更大更多的屏幕。
对于三星来说,中国市场的故事已经结束了。在中国手机市场的黄金十年中,三星的市场份额从20%下滑到1%。三星更应该正视这个事实,然后更理性的去考虑以什么样的方式重新参与到中国手机市场中。
在一个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,一个参与者如果置身事外几年,然后突然回来说我要重新竞争第一集团。这个事情如果发生了,要么置身事外的这位是个天才,要么其他的竞争者都是平庸之辈,可惜这两个假设都不成立。